学校首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公卫首页 | 领导关怀 | 公卫概况 | 机构设置 | 师资队伍 | 学科建设 | 教学工作 | 人才培养 | 招生就业 | 科研工作 | 交流合作 | 社会服务 | 党建工作 | 学生工作 

 

课程导航

 课程简介 
|
 课程负责人 
|
 师资队伍 
|
 教学大纲 
|
 教案 
|
 教材 
|
 教学课件 
|
 教学视频 
|
 毕业实习指导 
|
 习题 
|
 参考文献 
|
 相关英文网站 

 
当前位置: 公卫首页>>教学质量工程与教学改革>>精品课程>>环境卫生学>>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环境卫生学课程是在几辈人努力下,从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初逐步发展起来的。概括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采用前苏联卫生学教学模式(50―60年代)

当时的环境卫生学只是卫生学中的几个章节,如空气、水、污物处理及住宅卫生等。课程的指导思想是以卫生标准为主, 不涉及环境与人群健康和疾病关系,特别是与预防疾病联系少,显得抽象、枯燥,脱离实际,不受重视。

(2)环境科学的兴起促进环境卫生学的发展(70―80年代)

1972年环境科学大会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世界各国出现了环境科学热,也给环境卫生学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使我们开阔了教学、科研的视野,拓宽和加深了教学内容,并注意到环境与健康和疾病的联系,掀起了环境卫生学课程改革的高潮。我们先后开展了“贵阳市大气污染调查”、“乌江水质调查”和“地方性氟中毒”的调查。特别是地氟病的调研有所发现,取得了显著成效,获得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这些工作给教学带来生机,改变了过去狭隘的教学观念,充实了教学内容,改进了教学方法。这些做法和体会被纳入绪论课讲授中,引导学生建立起环境的观点和向环境探讨病因的意识,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也为我们在科学研究中确立“地方病防治”和“环境与健康”两个研究方向奠定了基础。

(3)确立科研―教学―服务三结合教学模式(80―90年代)

这一时期已成立预防医学系,环境卫生学成为独立的一门专业课。为了进一步推动科研与教学的互相促进,我们在教学指导思想上进一步深化、细化,上升为教学模式,即科研―教学―服务三结合教学模式。我们先在理论课教学、实验课操作中结合科研工作内容,然后在毕业实习选题中结合科研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建立科研现场基地的同时,一并建设教学实习基地,成立联合教学指导组,聘请学生实习单位(也是毕业生用人单位)领导、专家参与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在该模式指导下,我们对教学内容枯燥、烦琐、教学难度大的“土壤卫生”部分,进行较大改革,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反映效果好。以上实践,先后获得教学成果院级奖2次、省级叁等奖1次。

(4)分阶段单元教学法(21世纪始)

在总结 “土壤卫生”教改的基础上,我们将整个环境卫生学内容分为 预防医学与环境卫生学绪论、空气环境与健康、水环境与健康、土壤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家用化学品和化妆品卫生、环境质量评价六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包括理论课、教学录象、教学实践、讨论、作业等内容,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使教学过程更生动,结合实际更紧密。这次改革还在进行中,我们设想要把多年来对环境卫生学的认识不断深化、提高、总结,不断引入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回顾发展历程,环境卫生学课程改革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不断探索、不断深化,具有坚实的基础;展望未来,无论从宏观上的可持续发展观,还是微观上环境与遗传对健康影响的深入认识、高新技术发展,环境卫生学这门学科都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一门极富生命力的课程。我们将不断深入认识、深化改革,努力把这门课打造成为精品,为保护环境,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作出积极贡献。

 

 

贵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  地址:贵州省贵安新区安康大道6号贵州医科大学

电话:0851-88416175  邮编:56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