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源链接

   国家级公共卫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精 品 课 程

   网络教学平台
   在线学习资源
   教务管理系统

 

当前位置: 贵阳医学院-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网站1>>教学成果网站内容>>主要成果
                                                                                                      

获得的主要成果

1.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重新定位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目标

    实用性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明确目标。我校遵循现代教育教学规律,发扬“诚于己,忠于群,敬往思来”的校训精神和铭记校歌中“推行公医制度,保障边民健康”的淳淳教诲,在“以学生为主体,融全面协调发展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教育理念基础上,通过多年的实践,重新定位了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以优化教学资源为支撑,人性化管理为保障,培养融道德修养、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综合素质等全面发展的实用性创新型公共卫生人才。

2.创新性建立“三三四”特色教学体系和“五模块”实验教学模式

    在不断总结经验基础上,创新性提出并实施抓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推三新(新体系、新内容、新方法)、促四能(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应急能力)的“三三四”特色教学体系,并通过“五模块”实验教学模式(基础验证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拓展创新型实验、应急技术与案例分析实验、地方病防控特色实验)的实施,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创新课程体系并加强配套教材建设:打破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各学科界限,系统整合教学内容,总结经验主编出版了以《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验教程》和《临床预防医学实验教程》为主的全新课程体系。主编出版教材6部,副主编、参编教材18部;立足实际,集科研经验主编《砷与健康》专著1部;自编实验讲义12部。建设了以省级精品课程《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和《医学心理学》与校级精品课程《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统计学》和《毒理学基础》及校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为主的课程体系;修改编制了新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并实施,对于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验技能应用的融会贯通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创新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理念,调整实验与理论课比例达到1:1。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重点,强调教学内容改革的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和连续性,有机整合教学内容。建立基础验证型、综合设计型、拓展创新型和开放性实验等并存的多层次实验教学内容,减少验证型实验,增加综合设计型实验。开设实验项目193项,其中基本验证型实验占41.4%,综合设计型、创新型实验占47.8%,应急技术与案例分析占7.2%,地方病特色创新型实验占3.6%。另开设开放性实验47项,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

    创新教学方法:①以典型案例导入为主线,通过案例与问题讨论分析方式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理论和知识点的理解;②以课题为主线,问题为中心,增加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融合的综合型实验和拓展创新设计型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及切入点,依托我校国家、省部级资质平台,将科研成果和科技社会服务经验运用于教学,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毕业科研实习、实践实习、科技社会服务工作等,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3. 抓机遇,创建了与国际国内接轨的高水平人才培养平台

    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与时俱进地调整和完善专业结构,加强学科建设,近年在原有1个地方病研究方向博士培养点、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及预防医学、妇幼卫生本科专业基础上,先后新增“毒理学二级学科博士点(2012年)、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公共卫生硕士(MPH)专业学位授权点(2010年)和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硕士点(2012年)”和“卫生事业管理(2010年)”、“卫生检验与检疫(2011年)”、“食品卫生与营养学(2012年)”3个本科专业;“卫生毒理学”成为贵州省重点学科(2006年)和特色重点学科(2012年),预防医学专业成为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009年)和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示范性专业(2007年)。实现了“博士-硕士-学士”多层次教育结构和“医学-理学-管理学”多学科专业结构。

    2005年以来,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强平台建设,打破学科界限,重新组合了公共卫生学院学生综合实验室、中心实验室,并通过贵州省教育厅合格评估。2009年通过省级专家组评审,成为“贵州省公共卫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年申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通过教育部专家组评审,成为全国6家之一西部唯一的“国家级公共卫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2013年通过教育部验收专家组评审,成为“国家级公共卫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科研促教学、协同创新育人理念推动下,实现教学科研双赢,2009年获贵州省委组织部批准成为“贵州省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基地”,2013年成功获教育部批准为“省部共建教育部环境污染与疾病监控重点实验室”,2013年获省教育厅批准为“贵州省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在教学科研育人转化服务社会理念的引导下,建设成效得到政府职能机构的认可,2013年获贵州省卫生厅批准建立“贵州省卫生发展研究院”,2013年与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铜仁市万山区人民政府共建了“万山区人群健康评估与公共卫生研究基地”,2009年获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为“公共营养师职业培训基地”,2007年获农业部批准为“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机构”(2012年资质续展评审再次获准),2007年获贵州省卫生厅批准为“贵州省健康相关产品许可检验机构”(2012年资质续展评审再次获准)。

通过上述平台建设,成功建立了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资质实验室为代表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一体化”的与国内外高水平平台接轨和服务社会接轨的人才培养平台,为提升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支撑和条件保障。

4. 锻炼成就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

    从“转变观念”、“优化结构”、“加强培养”等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出台系列人性化、科学化师资培养办法与评价机制。通过引进和培养并举,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相结合、理论与实践强化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相结合,锻炼成就了一支以省级教学团队(贵州省医学心理学教学团队,2012年)和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贵州省环境毒理学与应用研究团队,2012年)为核心的立足本土、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结构合理、老中青结合的高素质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专职教师硕博率90%,高级职称61%;聘请43名校外专家为客座教授/现场教师。专职教师中获全国优秀教师、预防医学优秀科技工作者、贵州省教学名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及兼任国家、省级学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理事或委员等69人次,任政府部门参事、咨询专家25人次。教师获教学科研项目25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4项、部省级科研项目118项,省级教改项目14项,校级教改项目29项;在核心期刊或国家级期刊上发表教学科研论文400余篇,全国性教学会议交流论文19篇,获部省级教学科研奖27项。为培养实用性创新型人才提供了优质的师资保障。

5.创新教学运行、质量保障和管理机制,实现全方位开放共享与效益提升双赢

    按照“教学信息化、学习自主化、办公自动化、管理现代化”的发展理念,加快管理职能的转变,使服务性功能进一步突出,建立了较全面的教学与实验室管理制度,形成了较完善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构建了较丰富的硬件资源、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共享体系,实现了“监控-预约-教学管理”多级互动的教学网络化管理、教学安排、在线学习、师生互动等综合教学运行与管理平台,保证了教学运行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人性化,为学生提高实践技能、开展创新性研究及满足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人性化的机制保障。实现了全天候、全方位资源开放共享与效益提升双赢。

6.获得贵州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9年的探索、实践与不懈推进,应用效果得到政府、社会和专业领域的认可,分别于2008年获贵州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3年获得贵州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贵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  地址:贵州省贵安新区安康大道6号贵州医科大学

电话:0851-88682217  邮编:561113